越低迷的時分講越激情高昂的話語越能感受到反諷帶來的腦內啡上升,我說,如果明天沒有要交報告的話我是不會去文學史的,幹我有夠白癡!!!!!!!!!就為了懶的打那幾十個字也非必要的結語晚了一天害我又要早上印報告幹因為隨身碟忘了拿回來。跟ㄌㄐㄐ討論了好久很爽,星期四去剽竊她的音樂。
幸好是在這個時間點迷上女王,久違的戴耳機上學。這種一刻沒有就心心念念的感受已經久未重溫,上一次帶耳機出門是喜歡先知瑪莉那時候吧。上課的路上聽了今夜虛驚、修羅場跟一首是啥我忘了,下車後因為不想開youtube就聽cassis、ruthless deed解饞(難道說... ...聽視覺系的季節又到了?)回家後發狠下載了六七張專輯。但她改變我的不只是單純的音樂喜好這種東西,而讓我看到更血肉的面向(多令人興奮啊,活到二十歲竟然可以得到審視音樂的全新角度)
關於音樂的意識形態。(我先被閃靈變綠,再被林檎拉右?)當然NIPPON這首歌是世足應援曲,民族意識強是非常正當的,但好像有被批評為極右。林檎怎麼看都很右啊,至少人家右的很性感(三小啦)但也讓我對於傳統、古典、民族、血統、文化等等想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音樂去表達對民族的認同跟愛意外的能夠觸動我,當然台灣也不乏這樣的作品,但都流於兩種弊病,不是依舊拘泥於個人層面的狹小視角,就是安於過度家常小格局的陳述方式(幹我講話方式怎變得那麼像歐麗娟的講義)。很可惜,雖然我最近腦子可說是極度不好使,但我印象中好像沒有可以立刻想到代表台灣的歌(別跟我說929或滅火器,完全標準拘泥於個人層面)。而且感覺敘述方式彆扭,怎麼個彆扭法... ...就是感覺還是不能以完全「自我」的方式表達,可能跟文化的厚度還是有差吧!完全以自我、任性、不在乎鏡中自我、無承襲無借用的方式來詮釋?雖然我講的也很理想化。在做到上述條件的同時表達寬大的民族格局。我覺得台灣好像沒有耶!台灣還是只有瑣碎的佳作。
打這篇她媽的文章邊處理事情花了我快一個小時,手打字打到好痠真的很扯,背景就是無限replay的NIPPON(我們是時代的風雲兒那句的咬字真性感),讓吵雜到不行的林檎式編曲、尖銳的哨聲跟心像中黑白俐落如朝陽(日之丸?)強烈照射的光景血洗我的心,拯救我一下吧我快要死亡。
留言列表